建筑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实践,制度化、品牌化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取得显著成效。
一、制度化服务,培育责任担当
依托大寨街道梁氏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关怀社区儿童、空巢老人等主题,自2023年与梁氏窑社区合作以来,共派出30批次师生志愿服务队、800余名学生参与社会锻炼,服务社区儿童、空巢老人1000余人次。
二、暑期三下乡,助力儿童成长
连续两年依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在梁氏窑社区开展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累计服务社区儿童100余人次。夏令营围绕儿童暑期作业辅导、体育活动、非遗文化进社区等内容进行开展,2024年学院三下乡“禁毒青力量”主题实践活动被陕西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博进行报道。
三、爱心捐赠,传递公益力量
学院积极开展“衣暖人心”爱心衣物捐赠活动,活动开展至今累计向社会公益组织“暖心衣橱”项目捐赠衣物600余公斤,连续三年获咸阳市小桔灯公益服务中心“最佳组织”荣誉称号。
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用好乡村振兴大课堂,组织100余名师生前往陵东村、元树村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村容美化、助农生产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
五、成果丰硕,彰显育人成效
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屡获殊荣,2024年9月,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案例《用文明实践与禁毒教育点亮社区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获陕西省教育工委全省通报表扬;2024年1月,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入选陕西省活力社团Top100榜;2023年12月,获杨陵区大寨街道办“优秀志愿团队”荣誉称号。
建筑工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制度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将继续结合“青春志愿行 奋进新征程”学雷锋志愿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安排,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