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共青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7年10月12日 02:44  点击:[]

各团总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团委会讨论通过,并报学院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

工作实施方案

共青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7年10月12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院团委决定在学生中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工作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24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节气不仅指导农事,也指导人的生活与养身,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对应的是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24节气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甚至在当今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24节气仍然是中华民族按气候作息最具民族特色、最富文化底蕴的指南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对传统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耕文化嵌入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加以传承,活跃校园节气文化氛围,有效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目的意义

通过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耕文化传承”主题教育,使青年学生知节气、晓气候,学节气、懂农事,读节气、晓地理,研节气、通天文,用节气、益养生。在指导青年学生生活、工作、生产、养生的同时,丰富学院立德树人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利国、利民、利生、利己。

三、工作原则

——嵌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原则。

——嵌入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原则。

——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养生原则。

四、传承路径

院团委指导分院团总支组织实施,全体青年学生参与。为了将本方案落到实处,使活动有载体、传承有路径,工作有特色,成果有亮点,特设计以下路径。

(一)编写指导手册

由院团委组织编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读本》,用于指导各分院组织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工作。

(二)学习教育读本

各分院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主题教育读本》,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写实登记工作。24节气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有兴趣的团总支,可不拘于读本限制,自行查阅资料,组织团支部学习和传承。有兴趣的学生,可自行在网上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三)撰写心得体会

要求一年级学生认真填写《国家非物质文化—24节气暨农耕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写实登记表》(见《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写实登记册》),主要记载参加节气学习情况、心得体会和传承路径等。

(四)举办文化展演

举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书画展,书写24节气名称、节气歌、节令歌、72候、有关24节气的诗词歌赋等,开展板报、手抄报、话剧、文艺、游艺、节气摄影、主题征文等展演活动,传承24节气农耕文化。

(五)线上节气文化传承

各团总支要精心编排24节气文化知识点、节气养生常识,节气活动简讯,主题活动照片、节气书画作品、节气诗词等,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微信群、QQ群等公众平台进行展播传播。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传承活动引向深入。

五、几点要求

(一)提高思想,统一认识

2016年11月30日,我国“24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等院校,责无旁贷。作为涉农院校,理应首当其冲。作为涉农院校的学生,理应对24节气暨农耕文化进行学习、了解、应用和传承。

(二)制定方案,抓细落实

各分院要制定工作方案,要安排辅导员分管24节气的具体工作。工作方案于10月20日前报团委办公室。

(三)注重考评,强化应用

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传承活动,要完成读本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心得体会写实登记工作,态度端正,字迹清晰整齐,字数一般不少于200字。各分院要将24节气暨农耕文化传承工作纳入《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考评体系,考评结果纳入团内表彰、三好表彰中。

(四)打造品牌,示范推广

加强对24节气暨农耕文化的应用、传承、实践和研究,努力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暨农耕文化传承工程打造成为学院立德树人工作的新亮点,形成固化的,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的“文化育人”新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涉农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上一条:关于对分院学生会、一二年级团支部、班委会换届及增补双代会代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省学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地址:  陕西杨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渭惠路24号  邮编:712100

【网站管理】